第一千五百八十节 情报-《我要做皇帝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只有第一个成功者,可以摘得奖赏。
    后来者注定只能仰望先行者的荣光。
    不抱团,根本没有希望跑赢其他对手。
    于是,各位东西织室的鲁班士们,立刻就根据自己的习性与性格,各自与其他鲁班士串联、组织,很快,东西织室就各自组织起了三个不同的纺纱机研究组,开始日夜不停的研究纺纱机,希望可以赶在竞争对手之前,拿出自己的成果,以摘取列侯之赏!
    就连墨苑的墨者们,也被这个赏格所深深打动。
    数位浸淫机械的墨者,甚至决定放下手里本来的项目,全身心投诸纺纱机的研究之中。
    倒不是墨者们忽然开始贪财爱名了。
    而是,此事对于墨家特别重要。
    墨家若能出现一位列侯,那么,对于整个学派的将来,都将大大有利。
    至少,从此墨家就能有一位可以在朔望朝上替自己说话的人,有了一个在朝堂上的代表。
    更可以借此向天下人证明自我。
    最最重要的一点——纺纱机的研究与制造,完全符合墨家的三表法要求。
    本于古今明王之事,下察百姓耳目之实,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。
    对于这种事情,墨家哪怕是卖肝卖肾,也会去做的。
    就连民间,也被此事惊动。
    列侯之赏,让无数家庭辗转反侧,许多有志之士,开始寻思自己要不要加入其中。
    地方上的鲁班士们,则毫不犹豫的投入其中。
    万一成功了呢?
    这可是列侯之赏啊!
    哪怕失败了,也不打紧。
    自数年前,朝廷颁布《平律》,将工匠地位提升后,隔年,就确立了‘鲁班士’的系统。
    所谓鲁班士,是一个如同博士官体系一样的名誉头衔。
    当然,没有像博士官们那样威风,也没有什么特权。
    但在民间,鲁班士,哪怕只是一个两百石鲁班士,那也是地方上的名望之士,连官吏也要尊敬一二的贤者。
    他们是地方上的知名木匠、铁匠和泥瓦匠。
    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。
    他们生产和制造地方上需求的大部分器械。
    像是水车、犁耙、镰刀、谷仓、房屋,都是他们的作品。
    第(2/3)页